上饶市建设局文件
饶建发[2013]58号
关于印发《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意见》,经局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饶市建设局
2013年7月9日
上饶市建设局办公室 2013年7月9日印发
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意见
为开展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上饶市政府《关于印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性文件精神,制定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意见,具体事项如下:
一、上饶市建设局是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市建设工程抗震办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二、上饶市行政区域内各类房屋建筑(含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下同)及其附属设施,均属抗震设防管理范围,必须依法申报抗震设防。“五大类”工程:
1、超限高工程:
超过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
2、生命线工程:
(一)医疗卫生工程
(1)县级以上的二级以上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
(2)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建筑;
(3)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
(4)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
(5)县、县级市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二)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
(1)县级以上城镇的主要取水设施和输水管线、水质净化处理厂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配水井、送水泵房、中控室等;
(2)县级以上城镇的污水干管(含合流),主要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进水泵房、中控室、化验室,以及城市排涝泵站、城镇主干道立交处的雨水泵房等。
(三)供气、供油工程
县级以上城镇的主要燃气厂的主厂房、贮气罐、加压泵房和压缩间、调度楼及相应的超高压和高压调压间、高压和次高压输配气管道等主要设施;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交通车辆服务的加油站的主要建(构)筑物。
(四)供电工程
(1)电力调度中心;
(2)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和地震时必须维持正常供电的重要电力设施的主厂房、电气综合楼、网控楼、调度通信楼、配电装置楼、烟囱、烟道、碎煤机室、输煤转运站和输煤栈桥、燃油和燃气机组电厂的燃料供应设施;
(3)330kV及以上的变电所和220kV及以上枢纽变电所的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就地继电器室;
(4)330kV及以上的换流站工程中的主控通信楼、阀厅和就地继电器室;
(5)不应中断通信功能的通信调度建筑。
(五)通信枢纽工程
(1)县级以上城镇的长途电信枢纽、邮政枢纽,重要市话局,卫星地球站的主机房和天线支承物;
(2)县级及以上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 ;
(3)县级及以上广播中心、电视中心和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台的主体建筑,发射总功率不小于200kW的中波和短波广播发射台、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县级以上广播电视监测台与节目传送台的机房建筑和天线支承物。
(六)交通工程
(1)铁路建设工程中,I、II级干线和铁路枢纽的行车调度、运转、通信、信号、供电、供水建筑以及县城以上城镇火车站的客运候车楼;
(2)公路建设工程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公路监控室以及县城以上城市的长途汽车站客运候车楼;
(3)水运建筑工程中,县级以上的水运通信和导航等重要设施建筑、重要客运站、海难救助打捞部门的建筑;
(4)空运建筑工程中,机场中的航空站楼、航管楼、大型机库,以及通信、供电、供热、供水、供气的建筑;
(5)在交通网络中占关键地位、尤其是大中城市承担交通量大的大跨度桥和处于交通枢纽的桥梁。
(七)消防工程
消防瞭望塔楼、值班房,消防车库
3、重大(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及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由省、设区市重点工程办公室管理及各工程项目单位具体承建的工程项目。
4、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次生灾害是指地震时由于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等破坏或地表的变化(如滑坡、地裂、错动、喷砂等)而引起的二次或三次灾害。诸如因地震引起的水灾、火灾、爆炸、海啸、有毒物质的扩散、放射性物质的逸散、疫病蔓延等。” 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是指因地震引起上述二次或三次灾害的工程。
5、大型公共建筑工程:
将新建的大型超市、商贸中心、大型写字楼、机场航站楼、互通式立交桥、县以上新建的行政中心、疾病控制中心、教育建筑(重点中学教学综合楼、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数学楼、残疾人的学校)、敬老院、福利院等地震时自救能力较弱人群使用的建筑、会展中心(展览馆)、艺术中心、长途汽车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老年、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高度超过50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包括酒店、宾馆、公寓)等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必须纳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范围。
三、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由市(县、区)建设局的抗震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建设工程设计抗震审查阶段,政策性审查由市抗震办负责,技术性审查,委托上饶市抗震专项审查机构负责。
四、抗震设防审查实行分级管理,对“五大类”工程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由市抗震办受理初审,申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项审查。市中心区及市本级、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一般建设工程项目由市建设局抗震办组织审查。县(市)区一般建设工程项目抗震设防审查由市抗震办组织、县(市)建设局共同会审。
五、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对“五大类”建设工程在编制初步设计阶段,要有工程项目抗震设防专篇,报送市抗震办初审,申报省厅专项审查,填报《上饶市超高限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一般工程在施工图设计图审阶段,由建设单位报送市抗震办政策性和技术性抗震设防进行审查,并出具《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图审备案。未经申报抗震设计审查的,市建设行政各管理部门要强化管理,严格程序,共同把关,抗震管理机构、抗震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对其施工图设计审查文件进行审查备案,工程不得进入招投标程序和办理工程施工许可。
六、设计、图审机构应遵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达到抗震概念设计和基本要求。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要有抗震设计专项内容,超限高层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建筑要有抗震设计专篇,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和降低标准,未通过抗震设计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确保我市建设工程设计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七、各有关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和管理部门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规范文件要求、强制性标准和技术导则,履行职能,各负其责。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抗震设计审查并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不得更改抗震设计文件中的有关抗震技术和措施,并对抗震施工质量负责。监理检测等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的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监理,保证监理工程质量和建筑材料的合格。
八、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日常施工管理由市建设工程质监(安全)管理部门监管,市抗震办协同建设督查执法,质量监督(安全),勘察设计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和开展专项检查之机,加强对工程项目抗震设计及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处罚和追究法律责任。
九、建设工程竣工时,由建设单位通知市抗震办参与工程抗震质量竣工验收,并作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管理机构备案依据,未通过抗震设防质量备案的工程项目,不得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
附件:1.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
2.上饶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
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
编号:
建设项目名称 |
|
建筑面积 |
|
建设地点 |
|
工程等级 |
|
建设单位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
勘察单位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
证书编号 |
|
设计单位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
证书编号 |
|
注册结构师 |
|
施工图审查机构 |
|
资质等级 |
|
新建( ) |
改建( ) |
扩建( ) |
是否属超限高层 |
|
抗震设防烈度及
地震动参数 |
|
建筑抗震
设防类别 |
|
层数 |
|
底层层高 |
|
檐口高度 |
|
是否进行场地性能测定 |
|
结构型式 |
上部结构型式 |
|
场地类别 |
|
基础型式 |
|
抗震等级 |
|
项目申报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盖章):
年 月 日 |
县(市、区)建设局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审查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
抗震主管部门监管意见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注:本表一式五份,由审查机构填写、盖章
建设单位(业主)、施工图审查机构、抗震办、招标办、质监站各执一份
上饶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
盖章(建设单位): 编号: 申报时间:
|
工程名称 |
|
申报人
联系方式 |
|
|
|
建设单位 |
|
建筑面积 |
地上 万m2 地下 万m2 |
|
|
设计单位 |
|
设防烈度 |
度( g),设计 组 |
|
|
勘察单位 |
|
设防类别 |
类 |
|
|
建设地点 |
|
建筑高度和层数 |
主楼 m(n= )出屋面
地下 m(n= )相连裙房 m |
|
|
场地类别
液化判别 |
类,波速 覆盖层
液化等级 液化处理 |
平面尺寸和规则性 |
长宽比 |
|
|
基础
持力层 |
类型 埋深 桩长(或底板厚度)名称 承载力 |
竖向
规则性 |
高宽比 |
|
|
结构类型 |
|
抗震等级 |
框架 墙、筒
框支层 加强层 错层 |
|
|
计算软件 |
|
材料强度
(范围) |
梁 柱
墙 楼板 |
|
|
计算参数 |
周期折减 楼面刚度(刚□弹□分段□)
地震方向(单□双□斜□竖□) |
梁截面 |
下部 剪压比
标准层 |
|
|
地上总重
剪力系数
(%) |
GE= 平均重力
X=
Y= |
柱截面 |
下部 轴压比
中部 轴压比
顶部 轴压比 |
|
|
自振周期
(s) |
X:
Y:
T: |
墙厚 |
下部 轴压比
中部 轴压比
顶部 轴压比 |
|
|
最大层间
位移角 |
X= (n= ) 对应扭转比
Y= (n= ) 对应扭转比 |
钢 梁
柱
支撑 |
截面形式 长细比 |
|
|
扭转位移比(偏心5%) |
X= (n= ) 对应位移角
Y= (n= ) 对应位移角 |
短柱
穿层柱 |
位置范围 剪压比
位置范围 穿层数 |
|
|
时程分析
|
波形
峰值 |
1 2 3
|
转换层
刚度比 |
时程分析 |
|
|
剪力
比较 |
X= (底部),X = (顶部)
Y= (底部),Y = (顶部) |
错层 |
|
|
|
位移
比较 |
X= (n= )
Y= (n= ) |
连体
含连廊 |
数量 支座高度
竖向地震系数 跨度 |
|
|
弹塑性位
移角 |
X= (n= )
Y= (n= ) |
加强层
刚度比 |
数量 位置 形式(梁□桁架□)
X Y |
|
|
框架承担
的比例 |
倾覆力矩X= Y=
总剪力 X= Y= |
多塔
上下偏心 |
数量 形式(等高□对称□大小不等□)
X Y |
|
|
大型屋盖 |
结构形式 尺寸 支座高度 支座连接方式 最大位移
竖向振动周期 竖向地震系数 构件应力比范围 |
|
|
超限设计
简要说明 |
性能设计目标简述;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
|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意见 |
勘察单位意见 |
(需对场地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以及场地类别作出评价)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设计单位意见 |
|
注册结构工程师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建设单位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意见 |
(如工程的施工图已送至审图机构,经审图机构审图时判别为超限的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要认真填写施工图审查的检查意见。)
|
结构审图技术人员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机构法人代表签名盖章: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设区市(县、市、区)建设行政(抗震)主管部门备案意见 |
1.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2.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省建设行政(抗震)主管部门受理情况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注:抗震设防审查所需资料:
1. 江西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
2. 初步设计文件
3. 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 结构计算书。如本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则须提供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上饶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流程图
|